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陳佳婧
追法治夢想,行法治之路。近年來,萬州區委、區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新時代法治高地,先后榮膺“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青少年普法示范區”、首批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等多項殊榮,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指數連續保持在98%以上……
治安巡邏。
提升法治力度
精心繪就“萬州藍圖”
2022年12月4日,萬州區人大、區普法辦組織46個區政府工作部門、9個區委機構的班子成員共200余名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在萬州區政府前廣場向憲法鄭重宣誓。
萬州區緊抓“關鍵少數”,充分發揮率先垂范、以上率下的“火車頭”效應,激勵廣大黨員干部見賢思齊、奮發有為,形成“一雁帶頭,百雁齊飛”的生動局面。
黨的領導,是法治政府建設的“核心動力”。萬州區委、區政府以“全力抓好示范創建,打造法治萬州新名片”為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主基調,構建“2+14+96”工作體系,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任示范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雙組長”,14名區級領導任副組長,44個區級部門和52個鎮鄉街道任成員單位的領導小組,積極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和社會環境,著力推動法治政府建設步入“快車道”。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人”職責,將依法治區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謀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引導督促全區黨員干部在發展實踐中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區委黨校舉辦法治培訓班42個,開展法治專題課程66場次,累計培訓學員4126人次,723名黨員干部參與法治理論知識考試。堅持問題導向,深入30余個重點鄉鎮和部門廣泛開展大調研,全面摸清短板、差距、弱項,傾聽基層群眾聲音,問計問策于民。
萬州區人大依法開展監督,采取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整體監督與重點監督相結合等方式,以監督之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
彰顯法治溫度
打造法治政府“萬州護盾”
萬州區通過構建黨建引領、服務大局、能動復議、完善制度、建強隊伍的總體工作思路,建立“多元審理+協同化解+監督糾錯+數字賦能”的萬州復議工作模式,以單一個案促領域糾錯、以單一領域帶動全域糾錯、以全域糾錯引領全區依法行政,實現多元聚合、由點及面、縱橫穿插的行政復議工作大格局。
2020年6月以來,萬州區收到行政復議案件1014件,同比增長300%。行政復議直接糾錯案件共計195件;共制發行政復議意見書、行政復議建議書306件次;開展提醒談話13件次。近兩年,萬州區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100%,各級行政機關積極尊重并執行生效判決。
任性用權是對法治的最大褻瀆。萬州在區政府網站上將政府各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全部公開,一舉亮明了權力家底,明晰了權力邊界,堅決對用權任性說“不”。把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治審核“三項制度”作為規范行政執法的重要抓手,聚焦源頭、過程、結果,狠抓公開、程序、審核,擰緊行政執法“保險閥”。成立13支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推動執法重心向基層下移,全區52個鄉鎮街道組建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集中行使依法授權或委托行政執法權,并對在冊持證執法人員2412人進行培訓。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萬州區全面推行重大決策“2+3+X”工作模式,明確“實體+程序”的雙重審核標準,建立“承辦單位+法律顧問+區司法局”三方聯審工作機制,探索實施28項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舉措,全面承接311項川渝通辦政務服務事項,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一系列“組合拳”讓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將法治理念內化于心、外踐于行。目前,全區黨政機關普遍設立法律顧問,8名區政府法律顧問參與重大涉法事項研究25次,審查重大協議、文件52件次。
營造法治氛圍
展現依法治理“萬州樣本”
在基層社會治理領域,怎樣干才能一直交出“高分報表”?萬州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萬州區1845名村(社區)干部用真情、出實招,激勵更多群眾從“幕后”走到“臺前”,由“旁觀者”變為“參與者”,為探索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帶來了更多有生力量,生動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耕基層治理“家門口” 。
萬州區司法局工作人員進社區宣講國家安全知識。
萬州區創新推出黨建統領基層治理“五長制”“樓棟工作日”“律師進駐派出所”等機制和優化區領導包片街道、現場活動頻次等措施,持續向群眾收集關于執法司法、法治服務等意見建議,由下而上推進全區法治建設。
萬州區還探索出一條以公安、城管、交通、消防、市場監管等5部門為主體,多部門、多層級共同參與的“5+X多勤聯動”機制,工作經驗被刊登在中央政法委辦公廳《政法動態》2022年第3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專刊》上,并在2022年7月由中央政法委牽頭的第二次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新研討班上作交流發言。
截至目前,萬州區共有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3個、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81個,萬州區中小學綜合實踐基地獲評第二批重慶市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聚焦急難愁盼
擦亮司法為民“萬州底色”
近年來,萬州區法院家事審判團隊創新婦女權益保護舉措,建立健全多方聯動機制,全方位保障婦女合法權益,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為全國法院家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被全國婦聯表彰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萬州區法院在推進家事審判改革工作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創新推出家事解紛品牌——“蒲公英驛站”,將“蒲公英驛站”設在家事審判專區中,建設家事文化長廊、心理咨詢室、親子觀察室、情緒宣泄室,按照普通家庭風格裝修,營造溫馨和睦的解紛氛圍。2023年以來,“蒲公英驛站”已協助發放《人身安全保護令》5份、《履行家庭義務告知書》376份。
萬州區法院在龍沙鎮中心廣場開展巡回審判。
“感謝你們幫我們把工錢要回來了,讓我們過了個舒心的春節。”今年春節,萬州區法律援助中心援助律師駱小林收到受援人送來的錦旗,錦旗上“無償服務為民生?法律援助暖人心”表達了16名農民工的心聲。
法治安邦,民生所盼、發展之基。萬州區司法局局長范紅林表示,萬州區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拓展調解領域、創新調解方式,進一步加強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建設。同時,不斷建立、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互銜接配合的大調解工作機制,整合調解資源,強化調解功能,形成工作合力,及時有效地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據了解,萬州區圍繞解決群眾和市場主體關注的“痛點”和“堵點”問題,實現市民“掌上辦”“網上辦”“熱線辦”“刷臉辦”。在全區52個司法所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直接受理初審法律援助申請,為特殊人群開通“綠色通道”;靈活運用“三所一辦”聯調機制,結合全面排查、重點排查、專項排查等多種方式,截至今年7月底在重大節假日、敏感節點全面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14次,提供法律援助928件,公證案件5559件,全區各調委會和調解組織共受理各類調解案件7015件,調解成功率達98.50%。
良法善治,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萬州區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切為了人民,這是法治萬州無處不在的烙印,也是法治萬州始終不變的底色。眾志成城的萬州人將凝心聚力,不斷推進‘法治萬州’‘和諧萬州’建設走深走實。”
責編:樊芳
一審:樊芳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